摘要 : 11中國資源大數據2019年學術年會暨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大數據分會成立大會日前在北京召開。來自自然資源部所屬機關及事業(yè)單位、中國科學院所屬院所、教育部所屬高校、中國石化集團等企業(yè)單位100多名專家學者以及新聞媒體的記者齊聚一堂,圍繞“新時期資源大數據治理與創(chuàng)新”展開研討交流
中國資源大數據2019年學術年會暨中地質錘,羅盤,ESTWING,手持式取土鉆機,鋼筆顯微鏡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大數據分會成立大會日前在北京召開。來自自然資源部所屬機關及事業(yè)單位、中國科學院所屬院所、教育部所屬高校、中國石化集團等企業(yè)單位100多名專家學者以及新聞媒體的記者齊聚一堂,圍繞“新時期資源大數據治理與創(chuàng)新”展開研討交流。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數據發(fā)展應用。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2015年8月,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印發(fā)促進大數據發(fā)展行動綱要的通知》,從國家信息化發(fā)展戰(zhàn)略層面對大數據發(fā)展應用提出了明確要求。
資源大數據是資源科學、管理科學和信息科學與其他學科交地質錘,地質錘,羅盤,ESTWING,手持式取土鉆機,鋼筆顯微鏡叉融合的多學科交叉研究領域。2016年7月,原國土資源部發(fā)布了《關于促進國土資源大數據應用發(fā)展實施意見》。自然資源部成立后,面對新形勢、新職責、新需求,自然資源大數據發(fā)展應用仍面臨多個亟待破解的難題,需要跨學科、跨部門的專家學者聯袂合作,共同開展大數據技術研發(fā)和分析應用。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省時空大數據產業(yè)研究院院長王家耀和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chuàng)新研究院李強子分別作題為《數據-大數據-時空大數據》和《面向2020s的農情遙感監(jiān)測技術體系研究》的大會特邀報告。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副所長譚永杰、中國石化集團信息與數字管理部副主任李劍鋒、中國國土勘測規(guī)劃院數據中心副主任白曉飛、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郭慶華、國家地球科學系統(tǒng)數據中心主任楊雅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郭海湘、北京工業(yè)大學教授穆獻中等專家學者,圍繞地質礦產信息化及地質大數據體系建設、國家級國土空間大數據管理及決策服務體系設計、生態(tài)資源研究中的數據挖掘及應用前景、油氣田數據治理和創(chuàng)新應用、不均衡數據的機器學習及應用、科學大數據共享與實踐、固廢資源數字化研究等內容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會上,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大數據分會宣布成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鄭新奇教授當選為主任委員,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陳從喜研究員當選為秘書長。
據了解,為推動資源大數據研究領域的發(fā)展,加強國內外資源大數據研究領域學者的交流與合作,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員陳從喜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鄭新奇作為主要發(fā)起人,謀劃成立自然資源大數據領域學術團體,相關倡議得到了自然資源部、中國科學院、教育部、中國石化集團以及全國17個地質錘,羅盤,ESTWING,手持式取土鉆機,鋼筆顯微鏡省份近300位專家學者的積極響應。作為資源科學研究領域的全國性學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認為大數據是當前科學研究的前沿交叉學科和社會關注的熱點,成立資源大數據分會很有必要并條件成熟,并于2019年10月30日下達了“關于同意成立資源大數據分會的通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由于其自然資源領域學科系統(tǒng)全面,資源大數據研究基礎扎實,加上學校高度重視和支撐有力,最后被選定為資源大數據分會依托單位。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
驗證碼: |
|
共有-條評論